臭气浓度检测仪在环境监测、工业卫生、污水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。为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使用安全,以下是专业的使用建议:
1.明确检测目标与量程匹配
根据待测场所的预期浓度范围选择合适型号(例如:低浓度环境选PID原理设备;高污染源需防爆型电化学传感器)。避免超量程使用导致饱和失准。
确认仪器是否支持多参数复合检测,以满足复杂臭源分析需求。
2.校准与标定操作
定期校准:使用标准气体(如含已知浓度硫化氢的标准罐)进行两点或多点校准,记录基准曲线。建议每次现场测试前做单点校验。
交叉干扰补偿:若存在多种气体共存情况,启用设备内置的抗交叉敏感算法或手动设置修正系数。
3.合理布点采样
遵循“上风向优先”原则,将仪器置于下风处以避免自身排放干扰;对于大面积区域,采用网格化布点法确保代表性。
高度设置参考呼吸带水平,靠近潜在排放源时适当降低高度。
二、臭气浓度检测仪现场操作注意事项
1.预热稳定时间控制
开机后等待至少15分钟使传感器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,尤其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中需延长预热时间。
观察基线值是否平稳(波动<±5%)后再开始测量,防止漂移导致的误差。
2.流量调节技巧
使用内置泵抽气的设备时,调整采样流速至说明书推荐值,过高可能导致冷凝水积聚损坏传感器。
配备过滤装置的应用中,及时更换老化的颗粒物滤膜以保证通气效率。
3.实时监控与异常处理
关注读数变化趋势而非单一瞬时值,突然跳变可能由环境突变引起,应复测验证。
遇到报警信号时立即启动应急流程:检查密封性、排查泄漏点、扩大监测范围确认危险区域边界。
4.样品保存方法
对采集到吸附管/采样袋中的样本标注时间、地点、温度湿度等信息,并在规定时间内送实验室分析(一般不超过24小时)。
避免阳光直射保存样品,防止光解反应改变成分浓度。
三、臭气浓度检测仪维护保养要点
1.故障预警识别
常见故障包括零点偏移过大(>满量程10%)、响应延迟超过10秒、重复性误差>±10%等,出现上述现象需及时返厂检修。
建立仪器使用日志,记录每次校准结果、维护操作及异常事件,便于追溯性能衰退规律。
2.电池管理策略
便携式设备充电后静置满电状态存放不超过3个月,长期不用时保持电量在40%~60%区间以延长锂电池寿命。
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备用电池贴身携带保温,防止低温导致的放电效率下降。
